创业便像爬山,无量景色正在山顶颠峰,创业,要选择自身热爱的止业。有了热爱,便有了刚强。——少回菩
结业一年多来,郭高林从一个一无一切的大学结业生,到大胆成立自身的蔬菜连锁超市,再到如今具有了4家连锁店的成功创业者,每天获取1万多元的营业额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这让他愈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让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创业,不仅给自身的女好友和妹妹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也协助同窗王彦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业并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如今,4家连锁店共有员工20多人。
大学结业,凑钱开店卖菜
“80后”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学院2007级治理学院人力资源治理专业的结业生。
郭高林说,他的创业之路是从大三练摊卖衣服开始的。在郑州牧专外面的那条路上,滚动人口多,一到夜晚就热闹非凡,路两边都是卖小吃、卖衣服、卖杂货的地摊。郭高林和女好友姜茵也在那里摆地摊卖起了衣服。姜茵做老板和销售,郭高林的任务是进货。
“练摊”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在这个过程中,郭高林学会了基本的经营技巧。
郭高林爱揣摩。有一次,他察觉自身身边卖菜的虽说生意不错,但由于零星分散,又没有品牌,蔬菜的质量、价格、信誉总不能让一些顾客中意。“我就揣摩,肉类能够有品牌店,蔬菜为什么不能打响自身的品牌?”他萌发了开蔬菜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为主,兼营五谷杂粮、冷鲜肉等,附带一些副食。”
在面临结业的那段日子里,在众多同窗焦头烂额地忙于找工作的时候,郭高林并没有慌乱,由于他已决定成立自身的蔬菜超市。2007年6月底,郭高林回学校领取结业证时,将想法告诉给了好友,结果霎时在年级里炸开了锅。大学结业生卖菜?很多人认为他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郭高林并没有放弃。“谁说我是3分钟热度?一个有梦的人永远不会放弃!”最终,郭高林用坚定的决心说服了几位好友,同窗王彦峰、武亮亮、郭妍妍等人和他一同,凑了5万多元钱作为启动资金。
2007年8月22日,以郭高林的名义注册的“咱地里”蔬菜自助店在郑州市马李庄正式开张。
成立四家连锁店
有了自身的店铺,郭高林和好友们开始繁忙起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郑州毛庄、刘庄、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是他们考察好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刘庄最大,是蔬菜的首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进蔬菜时,他们就直奔刘庄。
到了之后才察觉,这里批发的蔬菜动辄便是几千斤,不散批。他们磨破嘴皮子,最终才批了200斤大葱、几包大蒜和几百斤土豆,结果大葱烂了一屋子,损失了几十斤,剩余的半个月才卖完。
“我们一看状况不对,赶紧掉头到陈砦蔬菜批发市场。到了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才察觉,这里的蔬菜品种多,价格也不贵,适合我们的采购需求。直到如今,我们的蔬菜一向都是在那里采购的。”郭高林说。
那时每天早上5点,郭高林和王彦峰就要爬出热被窝,蹬三轮车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菜。“每一片菜叶都要精挑细选,每一毛钱都要和人家讨价还价。”王彦峰说。
开业第一天,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收款机,还收过假币,丢过东西。蔬菜生意对时间的要求很特殊,别人吃饭的时候他们最忙,过了高峰期才能轮番吃饭。进入冬天,屋里既没暖气又没空调,由于要净菜、剁肉,还未入冬,几个人的手都不同程度地被冻伤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事都需求有一个过程,坚持是有难度,但万事开头难,我们要用一颗平时心去做事。”郭高林说。
郭高林和大伙儿一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受累,认真做市场调查,虚心向同行和前辈“取经”。
在几个年轻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走进“咱地里”蔬菜超市,货架上的蔬菜码得整划一齐,品种周全,黑板上的价格标得清清楚楚,价格低廉。除了蔬菜,店里又有副食品、杂货和冷鲜肉,招引了不少顾客。大学生热情的态度,使很多顾客成了回头客。
就这样,“咱地里”蔬菜自助超市逐渐酿成了自身的特色。“我们还是有优势的:跟小商贩比,我们的优势是菜价便宜、品种多、干净、不缺斤短两;与大超市比,我们的优势是价位低、离家近。”蔬菜超市在几个大学生的精心操持下逐渐走上正轨,并加盟了双汇集团,经营双汇冷鲜肉。
那段时间,超市每天的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开支,他们的赢利非常有限。“创业初期,我们没打算挣钱,首先是学习和积累经验,提拔客户群,挣钱是今后的事。”郭高林说。
随着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郭高林决定扩大规模。2007年12月,郭高林在郑东新区成立了第一家分店。这家店面附近,是一个有1000户人口的住宅小区,一间惟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业的又一个起点。
规模扩大了,对新环境的适应、员工素质、治理模式、产品德量等问题也接踵而来。“新店开业后,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新店的寂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毕竟我们都是年轻人。但是,真诚的倾诉和彼此安慰、鼓励,让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我们咬着牙走过来了。”郭高林说。
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他们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治理模式和治理制度,包含收银制度、招聘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仓管制度。这些正好是他们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变成“咱地里”进展的基础。
如今,4家店都已实现赢利,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已超出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