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大学生就业“樊篱”

作者:冯浩 时间:2013-05-23 点击数: 责任编辑:

近日,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报道,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各地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普遍明显下滑,其中北京签约率为28.24%,上海签约率为44.4%,今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增加绝对就业岗位是一方面,清除就业“心理樊篱”,树立积极就业心态则是另一面。有的大学生非国家机关、国有单位不去;有的动辄要求每月四五千元的高薪、高福利;有的对工作环境很看重,要求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加班;有的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等等,都属于阻挡自己就业的“心理樊篱”。

  打个比方,就业就像金字塔的横截面,每降低一点期望值的高度,就业范围和可选择空间就越大。媒体报道北大才子陆步轩站街卖猪肉,重庆小伙秦玥飞耶鲁毕业后回家当“村官”,章平毕等三名大学生联手创业卖烤猪蹄,这些案例对难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也不无启发。

  除了大学生本人,作为接收单位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有的单位人事招聘讲出身、论门第,自设“人才樊篱”,把一些优秀人才拒之门外:如学历歧视,普通工作非得招研究生以上文凭,对非全日制文凭如自学文凭另眼相待;学校歧视,非985高校、211高校生不予考虑;性别歧视,以不便出差等理由拒招女生,此外还存在诸如年龄、户籍以及外貌等歧视。

  这一点,我们不妨学习美国和欧洲国家在人才招聘时的经验,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本人的能力素质,甚至在能力相近的条件下,反而只招学历低、学校知名度低、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学生今后更能珍惜就业岗位,更具发展潜能。

  清除大学生就业的“樊篱”,才能让年轻人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年”走得更顺畅,而这,显然需要学生、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的努力。

版权所有 2001-2017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商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电话:0371-62436046,62436222 邮编:451191 E_mail:23651275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