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可另辟 曲径也通幽---------营销系毕业生自主创业记
作者:刘晓川 时间:2007-04-12 点击数: 责任编辑: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进入2007年以来,各地区及各高校也纷纷举办不同规模的就业招聘会,为“待嫁”学子找“婆家”,报纸及电视媒体也跟进报道了许多大型招聘会上令人触目惊心的空前盛况,这些都昭示出了2007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求自身进入社会后的发展空间,是继续拼杀于招聘会之间、还是考研或考公务员,每一个毕业生都思考,但在这些众多的毕业生当中,我系李楠、李贤威、杨朕琳三位同学却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另辟蹊径,以一种跨越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就业”——自主创业。
李楠,营销系05级营销专升本四班学生,该生从认真的调研市场着手,看准了目前时装消费的势头渐起,制定了代理国际品牌服装发展规划,并于2006年5月份,和3个朋友一起,通过向亲戚朋友借贷,筹集到10万元资金,在繁华的郑州德化步行商业街开办了“语轩国际时尚超值女装”店,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经营,时装店已步入正规,并逐渐壮大,目前又开办了一家分店,发展势头良好。
杨朕琳,营销系05级营销专升本二班学生,该生在应聘求职的过程中,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对市场的分析调研,萌发了利用自己所学创业的念头,并耐心说服家长和亲朋对自己进行创业投资,资金仍有缺口,他就跑银行,找贷款,终于在2007年2月中旬,在杭州创办了自己的博文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万。公司虽然刚起步,面对千头万绪,他充满了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李贤威,营销系03级物本一班学生,大学四年里,分别担任过班长和团支书。他利用课余时间在我院就业辅导处长期协助老师开展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就业指导经验,对逐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深刻的认识。2005年,该生在就业处领导和老师的协助下牵头建立了就业处学生助理团,为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长时间协助就业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该生发现了就业指导的发展前景,并于2006年10月24日开办了郑州缔才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主营网络招聘、校园招聘、代理招聘、人才输出、猎头服务、管理咨询、职业规划等业务。目前该公司发展良好,在网络招聘和人才输出方面确立自己的优势,并与国内多家大型人才机构(如“深圳人才大市场”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不到6个月的时间,李贤威不但实现了自己的就业,还创造了11个就业机会,仅我校就有四名毕业生在其公司就职。
自主创业并非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许多同学眼中,创业需要有雄厚资金做基础,没有钱一切都不可能,所以很多同学首先就否决了这个念头。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创业的本身,创业其实有很多起点,钱的多少只能决定规模,成功的关键在于全新的理念和准确的定位,其实只要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和分析,就一定能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以上三位同学只是众多创业型毕业生中的代表,尽管目前实现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还很少,但通过他们的成功,毕竟给我们众多的毕业生开辟了另一条同向成功的道路,更新了我们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又到了求职的高峰,面对招聘会上蜂拥的人群,我们也许可以转过头来认真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能被老板所赏识,那么就让我们自己来做老板吧。
营 销 系
2007年4月12日